2020年7月27-30日,第4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将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举办,聚焦设计引领,为设计力量打call,为提升我国设计水平发力。CIFF设交圈特别策划「谁是设计师」专题栏目,将行业内优秀青年设计师的心路历程以及设计思考分享给更多的设计人。
你是谁?设计师是谁?
那些传说中的设计师又有什么特别?
我们希望大众能借由「谁是设计师」
这个讲述青年设计师故事的栏目
走近「设计背后的他们」
更了解「他们背后的设计」
第二期,让我们来一起认识
陈旻、李希米
这两位穿梭于不同国家、文化中的设计行者
他们将携设计作品亮相
第4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
“设计之春” 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展
让我们一起听他们聊聊
关于设计的“小秘密”
走向世界的杭式温柔
这是 陈 旻
生于艺术世家的陈旻,自小就接受着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的艺术熏陶,这也使得少年陈旻,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想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小小种子。后来在大学期间,他受到一名来自德国教授的启发,觉得自己应该去了解更多元的文化,于是开始了一段漫长的留学之旅。
在这十年间,他曾踏入过德、意、荷三个不同国度,求学于三所世界设计名校,从而领悟到了中国设计语言在世界设计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态度——中国设计语言应该拥有话语权,我们设计的产品「要讲汉语」。
归国之后,他创立了陈旻设计事务所。这家以寻求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交汇的最佳平衡点为主要发展道路的事务所,凝聚了陈旻在国外求学的全部精华,将他的设计观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位工业设计师,他的作品涵盖了日常用品、科技型产品、家具、室内空间等多个维度。陈旻不断探索自己在设计世界中的新领域,目的还是那一个——「找到汉语」。
而后,他在2019年推出自有品牌「适宽」,旨在为建筑师、设计师们提供能适应并定义空间的家具与器皿,进一步开拓了自己在国内设计领域的疆土。
陈旻是地道的杭州人,而这座极具中国古典主义浪漫情怀的城市,也赋予他许多设计灵感,那件最知名的作品「杭州凳」便由此应运而生。
这是一把依靠竹子自身韧性而呈现出自然拱形的作品,令人咋舌的是,它仅由16张0.9毫米厚竹片组成。虽然杭州凳是一件外形精巧、有强烈中国特色的高颜值作品,但更有意义的是作者展现了「设计」行为本身的客观性和自洽性。从萌发对材质的好奇,再到以纸代竹进行实验,最终落地成凳,这里面的每一步都十分严谨。
中国文化给予陈旻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文化符号,更多是文化内在的哲学。他认为,身为设计师一定要认识到「设计」本身的严肃性,不能率性而为,要有万事俱备的思考过程。而身为「中国」设计师,则需要接纳自身的地域属性,并创造新语言。
这是 设计作品
China Kitchen
设计师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入调研,以及中国人对厨房的需求与习惯,都体现在这组作品中。
杭州凳
运用传统的手工技法结合现代的设计语言,将竹材本身承重且柔韧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DS-319
这是一款以三角形为主要构成形态,内含丰富弹性泡沫,能完全贴合人体的「漂浮沙发」。
Embodiment
该作品将一扇古窗的形态细节完整地保留在一块水晶树脂之中,边框里的 LED 将这个古窗透明的化身点亮,传递并升华着古窗的沧桑。
Gong
汉语由汉字组成,汉字由笔画组成,陈旻就是用这样的思路,将“工”字还原到它最原始的状态,从桌子、茶几到架子系统,“工”的可能性一直在延续。
Steamer系列
旻氏椅
木
这是 设计观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设计理念,只有不断改变的设计思维。设计本没有标准答案,而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在这路上的设计师需要不断地审时度势来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
这是 小秘密
02 Who is the designer
HC28-PLEGAT餐厅场景
PLEGAT系列在视觉上以弱传达为理念,营造出一种东方的静谧平和,让进入这个空间的人都得以放松精神。